中新网武汉12月1日电 (王世炜 张芹)满载货物的79372次铁海联运货运列车12月1日从紧邻武汉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铁路专用线的香炉山站始发,两天后将抵达宁波北仑港,换乘轮船沿“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波兰。此趟列车是从武汉阳逻港首发至宁波经海运发往欧洲的首趟铁海联运专列。
12月1日,“武汉—宁波—欧洲”铁海联运专列首发。王世炜摄
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铁路专用线打通了铁路与水路间的“最后一公里”,使得铁路与水路运输“无缝衔接”,真正实现“港站同场、运输同场、关检同场、信息同场”。香炉山站作为铁路和水路运输的纽带,上承武汉铁路枢纽武汉北编组站,下接阳逻电厂、阳逻港铁水联运码头。主要承担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二期工程集装箱到达、取送和排空运输等任务。
“香炉山站建成后,缓解了武汉北编组站及滠口站的运输压力,释放了武汉铁路枢纽运输能力,为阳逻港铁水(海)联运增量提供充足的运力保障。”该站负责人芦新刚介绍,在此之前,阳逻港的铁水(海)联运列车只能从20公里外的滠口站始发,运量大时容易形成运输堵点。
芦新刚介绍,香炉山站开通运营一年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取送作业流程。截至11月30日,铁水联运一期、二期货物发送量达672002吨,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联接“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铁动力”。(完)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工程》最新发表一篇材料研究论文称,基于吸水性强、耐干旱的多肉植物剑麻(Agave sisalana),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生产高吸水材料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改进后,或能用来在农村和半干旱地区生产从当地取材制作一次性卫生巾。
肯尼亚一处地里的剑麻(图片来自Alex Odundu)。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Manu Prakash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将从剑麻叶提取的纤维用过甲酸和氢氧化钠处理,再将它们风干混合,这能得到一种松软材料。他们认为,这种材料或能用作一次性卫生巾的吸水层,进步研究发现,该吸水层比市面上的棉质卫生巾的吸水力更强(每克材料吸收23.9克水对比15.2克水)。为演示这种潜在应用,论文作者将经过加工的剑麻放入一个原型卫生巾中,夹在市售卫生巾的多孔上层和防水底层之间。
肯尼亚一处为剑麻叶脱皮的场景(图片来自Alex Odundu)。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研究人员估算了生产加工后剑麻所需的原材料和能源,并与之前生产软木材和漂白棉数据进行对比,后两种是市售卫生巾的常用材料。他们估计,在实验室条件下生产1千克加工后的剑麻会产生3.5千克二氧化碳,需消耗44.6至119.6千克水。相比之下,生产1千克经加工的软木材会产生0.5至1.1千克的二氧化碳,消耗61.8千克水,而1千克漂白棉会产生1.6至5.3千克二氧化碳,消耗64.5至139.5千克水。
研究人员展示作为吸水填充物的剑麻(图片来自斯坦福大学Andrew Brodhead)。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由于剑麻在半干燥地区可全年种植,因此,剑麻或可作为棉或软木材的替代品,在中低收入地区本地生产一次性卫生巾,尤其是在干燥或常被认为不适合开展农业的地区。他们建议,今后可进一步提升剑麻加工的可持续性,包括纤维处理中产生的富含聚合物的废水,是否能用于生产化肥或是卫生巾的可堆肥防水底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