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昌12月1日电(巫发阳 张小珍)“我们懿康农庄既可以休闲垂钓,也可以采摘蔬菜水果,还有美味可口的农家饭。”11月30日,走进江西南昌市南昌县八一乡懿康农庄,负责人喻馨乐正热情地向来访者介绍着农庄的特色项目。
一个个宽阔的池塘串联成片,青鱼、草鱼、鲫鱼、鲈鱼不时游到水面觅食,一个个大棚里种满了蔬菜水果,青菜、莴笋、草莓、果冻橙等应有尽有,村民们则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喂鱼、除草、松土等工作。
来自南昌市的钓友张龙正在池塘边悠闲地钓鱼,他一边盯着浮漂一边和记者聊天,“我经常来这里钓鱼,钓上来的鱼嫩滑可口,有时候也会买些农副产品带回去,家人们都很喜欢吃。”
不远处的蔬菜大棚里,村民李俊文正弯着腰给油麦菜松土,他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种的菜都是不打农药的,你们放心吃,口感绝对棒!”
图为南昌市南昌县八一乡懿康农庄内农户正在松土。巫发阳 摄
除了池塘、蔬菜大棚,懿康农庄还在路边种植了不少果树,“我们农庄集‘农业综合开发、水产养殖、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副产品销售、园林绿化、果蔬种植’为一体,目前共有种养面积600多亩,其中水产养殖350亩、蔬菜种植80亩、苗木花卉种植69亩。”喻馨乐补充说。
2011年,喻馨乐和丈夫返乡创立懿康农庄,“我们之前一直在外面打拼,但是心里面一直放不下家乡、放不下家乡的土地,所以后来我们夫妻俩决定回来发展农业。”
作为土生土长的八一乡人,喻馨乐和丈夫的心中时刻装着家乡父老。近年来,她们先后前往10余个乡镇敬老院,参与关爱老人、留守儿童、孤儿、残疾人等公益活动30余次,慰问老年人200余人,累计捐献资金8万余元,还积极鼓励脱贫户来农庄工作、参与入股分红,将“外部输血”变为“内部造血”。
图为南昌市南昌县八一乡懿康农庄负责人喻馨乐正在介绍果冻橙。巫发阳 摄
南江村脱贫户陈小蝉在懿康农庄工作,她笑着对记者说。“我在这里做些杂事,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每年还有5000元的股息分红,我感到很满意。”据了解,懿康农庄共有23户脱贫户入股,脱贫户每年可以领到股金的一定比例作为分红,懿康农庄每年为脱贫户发放分红10多万元。
“未来我们会积极发展多元化生产经营,以种养殖为枢纽,延伸开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和现代化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并着力把科技推广、生态示范及观光旅游三者有机结合,力争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农庄的未来发展,喻馨乐心里有着清楚的规划。
近年来,南昌县八一乡深入挖掘扎根本土的“富乡贤”“文乡贤”“德乡贤”等各种新乡贤,严格按照新乡贤的评定标准全面摸清新乡贤的基本情况,通过电话联络、上门拜访等多种方式加强互动,并通过开展三请三回、联谊交流、奖学助学、招商引资等多种活动方式将新乡贤汇聚一堂,有效引领乡风文化、着重助力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完)
中新网太原12月1日电 (记者 杨杰英 张云)从12年前晋中携手吉利集团率先开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到产自晋中的甲醇重卡驶进杭州亚运会,甲醇之“火”照亮了“双碳”之路。
图为山西晋中生产的甲醇汽车。 张云 摄
“甲醇汽车甲天下—山西·晋中”。一直以来,山西晋中把发展甲醇经济作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转型的有效举措,构建起“车、醇、运、站、捕”全链条甲醇经济新生态,打造千亿级甲醇经济高能级产业版图,引领甲醇经济发展。
甲醇是液态阳光,被誉为清洁的煤、便宜的油、简装的气、移动的电、液态的氢。2022年以来,甲醇经济深入融合世界经济发展,并日益受到全球关注。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主火炬燃料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实现了循环内的零排放。
“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山西、山西看晋中”。晋中是山西乃至全国较早从事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应用的试点城市之一,坐拥制备甲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深耕甲醇经济40年,形成了产品门类多、应用范围广、政策环境好的发展优势,是我国推广运用甲醇经济成果最多、产业化力度最大的城市。
图为山西晋中生产的甲醇汽车。 张云 摄
近年来,晋中市围绕推广运用甲醇汽车,与吉利集团合作布局建设生产基地,建成以甲醇为主,以“醇+电”“醇+油”为辅的柔性生产线;形成以吉利晋中基地为“链主”企业,带动省内60户配套关联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近三年产值连续翻番,2022年达到233亿元,产量占全省95%,在全省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链条最长、资质最全、产量最大,已累计下线甲醇重卡超2000辆。
在醇源建设上,晋中市坐拥丰富的甲醇制备资源,介休昌盛25万吨焦炉煤气制备甲醇项目、祁县10万吨生物质制备绿色甲醇项目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在加注体系上,晋中已建成甲醇加注站35座,拟改建甲醇综合加注站36座,拟新建12座,年内预计全市共有甲醇加注站81座。
在推广甲醇燃料方面,晋中现有甲醇出租车网约车300余辆,甲醇商业炊事用户2300余户,甲醇清洁取暖用户2.8万户,年使用甲醇燃料12万吨以上。晋中生产的近2000辆甲醇汽车奔跑在新疆、甘肃等地,逐步形成了甲醇汽车晋中产、山西用、全国推的新风尚。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多点开花、多元应用的晋中甲醇经济早已被纳入“领跑者”行列。山西省也提出了“抓好新能源汽车集群打造及应用场景拓展,将晋中打造为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5月,山西省工信厅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全省甲醇汽车推广应用的若干措施》,为甲醇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8月28日,省属国企走进晋中助力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建设活动举行,全省甲醇汽车开始由小批量试行迈向大规模示范应用。
山西晋中,工人正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工作。 张云 摄
晋中市通过构建“车、醇、运、站、捕”全链条甲醇经济新生态,打造千亿级甲醇经济高能级产业版图。围绕甲醇经济“11155”发展目标,积极拓展示范应用场景,着力布局“一区两园三体系”,充分发挥吉利晋中基地汽车产业链“链主”优势,做深做实产业链基础端文章,重卡、公务车、专用车、公共交通多管齐下,“撬装+改装+新建”甲醇加注站一体推进,打造省际甲醇重卡煤焦运输“绿色通道”,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以煤为“基”、以醇为“媒”,从零挺进百亿,从百亿向千亿进发。
当前,晋中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一路高歌猛进,在构建千亿级甲醇经济新生态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表示,晋中坚决扛起确保能源安全、落实“双碳”战略、推动转型发展的职责使命,充分利用煤炭高效转化甲醇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为甲醇经济示范探路。如今,晋中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领跑转型发展新赛道,未来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