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1日电 (记者 陈静)大宁数字化安全中心1日在上海正式启动;同期上海静安区政府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信息安全领域,开展数字化安全产业打造、信息网络安全产业研究、新一代信息网络安全大数据感知主动预警、信息网络安全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合作,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化安全中心。
大宁数字化安全中心1日在上海正式启动。(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大宁数字化安全中心是集数字化安全展厅、数字安全攻防实验室、企业孵化中心、数字化安全人才孵化基地4项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引导平台。据介绍,数字化安全展厅可直观展示数字化安全产业情况、数字化安全规范要求以及静安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成果;数字安全攻防实验室将持续推动上海市网络与数据安全产业发展,激发网络与数据安全产业活力,展现网络与数据安全企业风采;企业孵化中心,则将依托各类培训赋能孵化设施,盘活数字化安全产业链上下游,为后续数字化安全产业集聚发展提供行业标准和企业范本;数字化安全人才孵化基地更将有效推动网络安全人才认证的标准化、权威性,为行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
据悉,大宁数字化安全中心启动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将派员正式入驻,在企业招商引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信息安全大赛、网络安全培训基地运营、网络安全实战评价等各领域与大宁集团开展实质性合作。
上海静安区政府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护航数字新征程,共筑信息安全城”网络安全大会1日举行。大宁集团是大宁功能区建设主体,该集团方面当日对记者介绍,在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兴信息化技术背景下,网络安全是与数字化匹配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网络安全,需要数字化发展作支撑,数字化发展需要网络安全来保障。
据悉,今后,大宁集团将积极引入创新技术能力,以数字安全产业引领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网络威胁;同时,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大宁数字化安全中心将积极培育产业生态,吸引和服务各类网络安全和数字化企业集聚,加速壮大数字化安全产业规模,积极营造安全可信、可控可追溯的数字生态圈,打造“大宁数字源”产业集聚圈,构建各类安全应用的生态产业链。(完)
中新社上海12月1日电 (陈静 潘而东)东海水产研究所“蓝海201”号调查船12月1日驶离上海长兴横沙渔港码头,远赴西北印度洋执行为期四个月的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任务。
12月1日,“蓝海201”号调查船在上海长兴横沙渔港码头。 (崇明边检站 供图)
据悉,此次“蓝海201”号调查任务包括渔业资源种类组成、资源量分布及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特征,渔场生产力水平、饵料基础、水文要素、物理海洋结构、气象要素等;希望通过调查,初步掌握西北印度洋公海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渔业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物理环境以及重要生境特征,分析鱿鱼类、鲐类和金枪鱼类等主要中上层经济种类渔场形成的环境基础、资源补充动态,开展资源量评估,进而为西北印度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提高中国参与国际渔业治理的话语权。
东海水产研究所“蓝海201”号调查船为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2019年6月建造交付,船上拥有渔业资源调查、环境生态调查、海洋理化分析、声像评估与遥感四大科学调查系统,配备国际先进的科考设备和甲板机械操控系统,能高效完成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
据悉,此次是“蓝海201”号投入使用以来,首次出境执行科学调查任务。出境后,该调查船将同稍早前出发的黄海水产研究所“蓝海101”号组成编队,联合开展首次远洋科学调查任务,实现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渔业调查船从近海走向大洋的跨越。(完)